一個近40年歷史的移民村,家家戶戶靠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養蜂致富
據報道,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最偏僻的中平鎮,有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這個人口不到200人的小鄉村,村民憑借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家家戶戶養蜂發展甜美事業。該村出產的蜂蜜遠近聞名,村民依附養蜂脫貧致富,使舊日的貧乏村一躍成為中平鎮的首富村。日前,記者來到這個大山深處的小山村,探訪這個神奇的蜜蜂王國。
瓊中大山深處的移民村
公路兩旁是起伏的山巒和蒼翠的樹林。從瓊中縣城向東北方位,沿著一條新修的盤山公路行駛32公里,記者來到了瓊中最偏僻的鄉鎮中平鎮。
記者來到中平鎮時,已是中午。在該鎮黨委書記鐘小輝的規劃下,一名鎮干部和住在鎮上的一位村民帶記者前去蜜蜂王國上水村采訪。
從中平鎮政府往東駛上一條鄉間公路,在濃密的綠色長廊中驅車14公里,終于達到了上水村。來到上水村,記者仿佛步入了世外桃源、人間仙境。這個寧靜的小山村坐落在一片坡地上,四周是翠綠的群山;村前面約100米處是萬泉河的上游,清澈的河水從源頭流出,沿著上水村蜿蜒東去。
由於此處是萬泉河的上游,于是村里的開基者將村命名為上水村。
據村民介紹,該村以前是塊未開墾的處女地。上世紀六十年月,來自廣東信宜的移民發明了這塊風水寶地,便和當地政府商討,在老家招集人來開闢,得到當地政府部分的支援。于是,從上世紀六十年月,從廣東信玩運彩策略討論宜陸續遷來了一批開拓者,幾戶人家成了這里的首批先民。
全村人都是從廣東省信宜市的農村遷到這里落戶的,有高、曾、林等差異的姓氏,這些最早的移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到現在上水村已發展成為41戶共196人的村落。
這個只有40余年歷史的小山村,是個名副實在的移民村。
養蜂讓封鎖的小村遠近聞名
上水村是個美麗如畫的小山村,四面山野百花盛開,四季鮮花不敗。連空氣中都飄散、彌漫著野花的芬芳,令人陶醉。
上水村養蜂由來已久。以前,村民只是零散地在村前屋后掛養一兩箱蜂,所產的蜂蜜數目很少,一般都留著自己食用。
村民開墾了43.2畝水田,水稻也只夠勉強填飽肚子。很長一段時間,村民的生活都處在貧乏之中,沒有大的改良。村里通往鎮上的路是一條羊腸小道,一直沒有通上電。小村顯得閉塞落后。
窮則思變。上年9月,村長高其志投資1萬余元,從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一位姓陳的養蜂大戶處買入了51箱蜂放在村里養,沒想到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每箱蜂產蜜達20斤左右,每斤蜂蜜銷售價達30多元,當年就收回了成本還賺了一筆。
村長高其志的示范效應,令全村村民豁然豁達:村里漫山遍野的野花是發展養蜂業的自然資本,我們真是守著金飯碗過窮日子呀!不用動員,也不用命令,村民紛飛仿效高其志,家家戶戶紛飛投入養蜂,開始了村里的甜美事業。
由於上水村的蜂蜜為純自然無公害產品,在市場上特別搶手,每斤蜂蜜的市場價高達45元,依然供不應求。中平鎮政府對上水村村民養蜂的懇切給予充分扶持,在村里組織成立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平鎮上水村養蜂示范基地。周邊的鄉村也仿效上水村,參加了養蜂的行列。
從養蜂中嘗到甜頭的上水村村民集資修造了一條寬敞的村莊公路,公路一直通到鎮上。
村民自豪地通知記者,每當蜂蜜收獲的時節,海口的顧客專程開車來上水村買入蜂蜜。
村里將申報蜂蜜原地產商標
而今,上水村的養蜂數目到達了近千箱的規模,而且產品不愁銷路,供不應求。
在上水村的村前屋后和樹陰下、山坡上,到處可見一個個蜂箱安放著,辛勤的蜜蜂在空中飛來飛去,十分繁忙。村民們說,一只蜜蜂的飛翔半徑有2公里,可以飛到鄉村四周的山野,采集鮮花,釀造蜂蜜。
村民給玩運彩網站優惠碼分享記者算了一筆賬:按每箱蜂產蜜20斤,每斤代價40元算,全村每年的養蜂收入高達80萬元,這對人口僅有196人的小鄉村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村長運彩 合法 ptt高其志通知記者,村里除了養蜂外,還有橡膠台灣運彩 威剛、檳榔和培植益智中藥材的收入,現在村里的人均收入達8000多元,成了當地的首富村,我們村的蜂蜜目前已經有了名氣了,我們預備申報蜂蜜原地產商標,像的文昌雞一樣,成為場所特色產品。
高村長自豪地說:下一步我們預備著手開闢蜜蜂生態村旅游項目,并結合文明生態村建設,把我們村得天獨厚的環境和資本推廣給更多的人享受。游客可以親身體驗釀制蜂蜜的過程,用魚到村邊的萬泉河捕魚,采摘野果,品嘗田舍菜,在清新的空氣中享受我們村原生態、無污染,有如桃花源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