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6年的過程中,聚美優品兩次提出私有化,市值較高點縮水95%,這是聚美給資源市場交出的答卷。
4月15日,聚美優品公佈完工私有化,成為母公司Super ROI的全資子公司。同時,聚美優品已請求暫停其在紐交所的ADS買賣,這也意味著,這家上市6年的中概股公司,正式撤退美股。
據悉,聚美優品的母公司Super ROI Glob玩運彩優惠訊息al Holding Limited由陳歐全資擁有,同時,陳歐也是聚美優品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兼代理首席財務官。
本年1月12日,聚美優品公佈,董事會已經接收陳歐及其關聯公司的私有化要約,買方團擬以每股20美元的代價收購未持有的股票。此時,陳歐管理的母公司和買方合計持有聚美優品44.6%的已發行股票,同時擁有88.9%的投票權。
這并非聚美第一次提出私有化,2024年2月,陳歐提出要以7美元的代價對聚美優品進行私有化。這個方案激怒了聚美的股東,也讓聚美在資源市場上的聲譽降至冰點。股東們覺得,7美元的私有化代價還不及發行價的三分之一,這大大傷害了他們的長處。
2024年11月,陳歐撤回了私有化要約。時隔兩年,陳歐再提私有化,而且這次20美元的收購代價好像是上一次的三倍,但事實并非如此。
在第二次提出私有化之前,聚美優品提出了調換ADS比率的方案,要從原本1ADS典型1股變為典型10股,所以在1月10日,聚美的股票10股并1股,股價也相當于之前股價的10倍。
所以,假如要與四年前那次私有化對比,這次私有化的代價是2美元/股。不過與上次差異,這次股東們沒有再提反對意見。4月9日,買方團收購了約4034萬聚美A類平凡股,收購完工后,買方團合計持有聚美約96%的表決權。
截至4月14日美股收盤,聚美優品的股價為19.93美元/股,總市值為2.28億美元。
明星創業者
聚美優品從上市到退市背后,實在也是一家明星公司隕落的過程。2024年5月,當他引領聚美優品敲響紐交所的上市鐘時,頭上頂著的是紐交所220年來最青年上市公司CEO的至上光榮。
1983年出生的陳歐,敲鐘的時候剛過而立之年,與他同齡的張一鳴和程維,那時差別還處在今天頭條和滴滴打車的起步階段。
聚美優品是陳歐的第二次創業,2024年8月,從斯坦福結業的陳歐,拉著劉輝和戴雨森兩個學弟開始進行創業。一開始,他們首要做的是游戲廣告業務,但這個方位發展的并不順利。
2024年頭,當看到團購的風口席卷整個互聯網時,陳歐也心血來潮決意試一試,于是有了團美網,而這也是聚美優品的前身。
據陳歐此前回憶,聚美優品在2024年3月上線的第一天,就有了幾塊錢的收入。這也大大增加了團隊的信心。緊接著,陪伴著成立第一年的總銷售額突破1.5億元,聚美在2024年拿到了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
2024年,陳歐通過為聚美優品代言的方式走進民眾視野,2024年底聚美推出的陳歐體廣告更是將其著名度推上新的巔峰。
一時間,金錢、名利趕快匯集至28歲的陳歐身上,他登上各大電視臺的綜藝節目,收獲了大量粉絲,陳歐這個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
與陳歐個人品牌同時飆升的,是聚美公司的發展。用戶規模極速增長、銷售額連續不斷創造高,聚美用品只用了四年就勝利登陸了美股。2024年8月,聚美的股價到達37.99美元的歷史高點,市值達55億美元。
聚美的渺茫
上市的那一年,是聚美的高光時刻運彩盤口,也是企業發展的巔峰。緊隨其后的是,贗品困擾、市場的競爭加劇以及玩運彩線上買彩券來自政府方面的政策變化等因素如同一把把芒刃,連續不斷給聚美帶來致命的沖擊。
2024年2月,聚美上市還不到2年的時間,陳歐就首次提出私有化方運彩抽獎登錄案,而7美元的收購代價還不及發行價的三分之一,這讓聚美優品在資源市場上的聲譽降至冰點。
股價也能反應出聚美的下滑過程,自2024年2月之后,聚美的股價就再也沒有到達過7美元。
為了扭轉聚美的頹勢,陳歐也做過一些嘗試,那個曾經告誡創業者也質疑擴張的陳歐自己也開始了業務的擴張。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聚美優品除了主營的電商務務,還涉足過影視和票務領域,做過互聯運彩過關組合表網金融,發表過凈化器,外界熟知的最新業務是共享充電寶街電。
2024年5月,聚美優品3億元入股街電,后來又進一步投資9260萬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聚美優品持有街電82.07%的股權。
實際上,陳歐那時要做共享充電寶也觸發過質疑,不過現在來看,在聚美做過的這些新業務中,好像只有街電算是堅定下來了。而其他業務,目前根本都不了了之。
這次私有化之后,聚美優品也將迎來一個新的開始。外界也期望著,在陳歐的引領下,聚美還會講出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