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下午,中國射擊協會華北東北協作區聯席會談在石召開。清華大專院校黨委武裝部部長、射擊隊常務副導遊熊劍平向與會人員表現了由清華美院組特制的流動獎杯,炫亮全場。熊劍平表示,這對清華來說是榮譽更是一種義務。
熊劍平攜獎杯亮相 獎杯多角度表現 獎杯的設計靈感源自于射擊體育,具體來說是整合射擊比賽中靶紙、彈殼、槍管、槍身等多種元素,并加以抽象變形,著力突出協作區各單位互相協作以及射擊體育員精益求精的設計理念。在為大家講解完設計初衷之后,熊劍平部長對獎杯的造型和寓意作了詮釋。
他說:獎杯主體由十個葉片圍繞一個槍靶螺旋上升團隊成,被安置在整合子彈元素的底座上,具有十分美優良的寓意。其中十個黃銅材質的葉片象征著華北東北協作區的10個代表隊,寓意團結協作;螺旋線上升的形態來自步槍膛線,也象征著協作區賽事的演變勢頭,寓意逐漸攀升;
連接10個葉片的槍靶取象于射擊賽事中利用的靶子,寓意射擊專案共同追求的目的。
持續改進的射擊方案 終於設計定稿 獎杯各局部設計元素消息來源 華北東北協作區射擊賽事設立流動獎杯實屬全國協作區射擊賽事的首創,為了能夠將射擊的理念和協作區團結共建的優良經典更好地體現在獎杯上,清華大專院校負責制作獎杯的組從設計再到終於完工歷經四個月之久。
作為國內頂尖學府,清華大專院校除了在學術上領跑全國,在美術、運動等方面也是佼佼者。
據熊劍平介紹,為了完成好協作區委任給清華大專院校代表隊制作流動獎杯的任務,從接受任務開始就著手籌備,邀請了清華大專院校美術學院製程美術系洪興宇教授擔任設計顧問,再由青年老師帶領清華美院4名分析生團隊成設計組,經過7次設計討論會,2次實地考察,從8個方案中確定了終於的設計方案,最后采用3D打印、鑄造
、鍍金、嵌入琺瑯等製程制作完成。 3D打印、鑄造製程 與底座團隊裝完成 作為協作區成員單位中唯一來自大專院校的代表隊,我們雖然在射擊場館等方面不占據太大優勢,除了積極參 賽之外,我們可以充分使用好清華大專院校現有的各種資源,為協作區各兄弟單位供給人才培養、交流研習等服務。
在聯席會上,作為清華大專院校的代表熊部長作了誠懇的表態,他表示此次為華北東北協作區制作流動獎杯只是開始,之后會為協作區的演變供給更多的優質服務和資源,為協作區射擊事業做出全新的貢獻。
據理解,從2025年華 北東北協作區射擊賽事開始,獎杯頒發給協作區射擊 賽事團體總分首先名的代表隊,8年內在團體總分首先 名的代表隊之間流動。第8年,即2026年華北東北協作區射擊賽事結束后,得到流動獎杯次數最多的代表隊將得到該獎杯的永久保留權。
特制的流動獎杯將激發各代表隊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引領大家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爭創一流的基準去提升競技技能,創造各省射擊專案演變的新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