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牌類游戲公司中至科技近日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已是該公司兩年內第三次沖刺港股IPO了。此前,中至科技曾在2024年7月3日向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招股書,等候6個月后未果;本年1月13日,該公司二次向港交所建議IPO沖刺,照舊無疾而終。
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三次遞交招股說明書,中至科技的IPO之路為何坎坷連續不斷?有媒體報道稱,中至科技一直無法過審的理由,或與其重度依賴私家游戲房卡模式有關,而游戲房卡模式容易與賭博掛鉤,這在外界看來,存在較大的政策風險。
主營過度依賴棋牌類游戲
招股書顯示,中至科技是一家以研發江西本土棋牌類手游為主的地區性游戲公司,同時也是江西市場領先的網絡廣告代理商。有教導稱,按2024年收益算計,該公司佔有江西本土化棋牌游戲行業約22%的市場份額,佔有江西網絡廣告代理行業約3.3%的市場份額。
在主營業務之一的網絡游戲板塊方面,中至科技開闢及運營本土化手機麻將及撲克游戲,并在中至科技的網頁游戲平臺上分發第三方網頁游戲(網絡游戲業務),2024年、2024年、2024年及2024年前4月,其網絡游戲板塊營收占比為87.7%、90.6%、85.4%以及94.4%,佔有集團的絕大部門營收。
而招股書顯示,中至科技手游的收入又幾乎全部來自私家游戲房卡。2024年至2024年前四個月,私家游戲房卡收入功勞占比差別為100%、99.5%、96.5%、89.7%。可以說手游業務、以及手游業務中的私家游戲房卡的收入場合,直接決意公司的主營收入狀況。公司主營模式單一,嚴重依賴手機棋牌類游戲的水平可見一斑。
(數據來歷:中至科技招股書)
監管趨嚴 私家游戲房卡難去涉賭隱憂
據了解,游戲房卡是棋牌類游戲中專用的一種虛擬計費工具,與別的手游中的游戲點卡雷同,需要用戶充值買入。
在棋牌游戲中,每局游戲都需要消耗一定數目的房卡,才能約請摯友一塊玩游戲。因此,與別的棋牌游戲比擬,採用游戲房卡的棋牌游戲,重要是在熟人、摯友之間進行,而游戲運營商重要靠銷售游戲房卡來贏利。
來歷:中至南昌APP游戲截圖
有棋牌類台灣運彩籃球規則游戲業內人士表示,這種通過兜售游戲房卡來盈利的模式,說直白一些,等于將小區棋牌室搬到了線上,在弄法上,介入游戲的玩家可以先在建群建置好弄法,制定得一分能夠換幾多錢,每局游戲解散后,再以紅包或其他支付格式進行現金總結。
事實上,中至科技房卡類棋牌游戲確曾被犯法分子利用開設虛擬賭場,并將私家游戲房卡作為參賭成員的入場費。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份判決書紀實,歐某某于玩運彩線上彩券2024年下半年建立群并邀人進群,組織群員下載中至九江麻將、阿拉斗牛APP進行打麻將、斗牛等賭博活動,前后組織賭博人數100余人。歐某某采器具體方式為,先在具備賭博性能的網站上開設虛擬房間并買入房卡,然后由群員進入虛擬房間進行賭博,然后通過其創建的群進行輸贏總結。歐某某通過在中至九江麻將共獲取虛擬房間費33484.26元,構成開設賭場罪,終極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
事實上,從2024年起,國家對棋牌類游戲監管便日趨嚴格,不僅業內難覓游戲版號上架資質,還會遇到相關政策重點打擊。
2024年5月,文化部在相關政策中明確提出,通過房卡模式運營的棋牌游戲運營商不得許可採用代理商、經銷商、推廣員賬戶介入游戲,不得許可用戶為其他用戶開房而自身不介入游戲的行為。同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聯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對涉賭棋牌類游戲為期2個月整治行動,時期下架的娛樂場游戲(棋牌、台灣運彩app使用博彩類游戲)超4000款。
除監管部分外,作為手游進口的手機廠商也采取了各種反賭限制措施。2024年8月,蘋果App Store下架2.5萬個應用,此中重要包含涉假彩票、棋牌類賭博等類型。而在本年8月份,蘋果僅用半天就從中國區手機應用商店中下架了逾2.6萬款APP應用,此中90%運彩過關組合表被下架的應用都是游戲。
有解析人士指出,國家層面及手機廠商如此重拳出擊,其重要理由便是棋牌類游戲天生游走在涉賭的灰色地帶。而中至科技的私家游戲房卡業務,固然現在仍賺的盆滿缽滿,但頭上也始終懸著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網科技記者日前在App Store上搜索與中至科技相關的關鍵詞發明,現在僅剩下中至南昌麻將APP可以下載,而中至上饒、中至九江等公司的其他棋牌游戲,現在已無法下載蘋果手機正式版。
此外,由于麻將及撲克游戲產品的整體生命周期較短,以2024年數據算計,麻將及撲克游戲產品的平均生命周期為587天和498天,因此,如何維系好付費用戶的粘性,顯得尤為主要。
(數據來歷:中至科技招股書)
但據招股書顯示,中至科技自主開闢游戲,平均月付費玩家人數波動極度大,且比運彩會員ptt年來呈直線下降趨勢:2024年至2024年間,平均月付費玩家人數差別為11.2萬人、2.2萬人、1.5萬人,直到本年疫情時期,月付費玩家人數才反彈到5.2萬人左右。
針對赴港IPO及未來業務發展場合等諸多疑問,中國網科技向中至科技方面了解相關場合,并發送采訪提綱,公司方面回應稱現在暫無采訪需求。
行業解析人士以為,從整體來看,中至科技業績表現尚可。但受營收、盈利模式,以及私家游戲房卡遇到嚴監管等不利因素陰礙,公司可否向資源市場證明自己的長期盈利才幹,進而順利闖關IPO,現在仍是未知數。(記者 單征宇)